---写在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之际
翻开中国近代史书,每一页都浸透着中华民族的血与泪。鸦片战争的硝烟撕裂了沉睡的东方,屈辱的枷锁套上千疮百孔的山河。黄浦江畔的汽笛嘶鸣着异国的傲慢,租界地里“华人与狗”的标牌如尖刀剜心;炊烟早断,饿殍映残阳;寒冬凛冽,衣衫褴褛的身影在鞭笞下蜷缩。每一寸土地都在呜咽,每一双眼睛都刻满伤痛。
但中国人的脊梁宁折不弯!从虎门销烟的烈火到武昌城头的枪声,从“还我青岛”的血书到南湖红船的曙光,先烈们将头颅别在腰间,以热血浇灌冻土。方志敏在狱中高歌“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,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”;叶挺在《囚歌》中呐喊“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”;夏明翰就义前挥毫“杀了夏明翰,还有后来人”。五次反“围剿”的硝烟、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、平型关的炮火、三大战役的浪涛一一他们用身躯铺就复兴之路,用灵魂点亮黑暗中的星火 。
如今,天安门城楼的宣言仍在回响,改革的春风吹绿原野。九三阅兵的红旗猎猎飞扬,高铁驰骋、神舟问天,锦绣山河焕发新生。这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的画卷,是先烈以生命织就的锦绣。我们抚摸历史的沧桑,并非沉溺于悲怆,而是接过信仰的火炬。让英雄的精神不只在石碑上铭刻,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滚烫奔流。
复兴的号角已响彻云霄,吾辈当以山河为纸、奋斗为墨,书写无愧于先烈的时代答卷。只因这江山每一寸土壤,都浸透着英烈的热血;每一缕春风,都回荡着他们的嘱托。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—贵州站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