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关于这段历史,世界史学界有“二战叙事”,中国文学界有“抗战文学”和“抗战题材文学”,是文学的“二战叙事”。我认为,“抗战文学”或“抗战题材文学”是“二战叙事”的一部分。当我们今天讨论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成就和经验时,事实已经存在“世界面向”这一参照系。我个人的基本判断是,新时代抗战题材文学创作丰富了文学的“二战叙事”,也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了西方的“二战叙事”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轻视。
新时代抗战题材创作的重要成就之一,是打破了宏大叙事、宏观叙事、微观叙事、新历史主义叙事等思潮和方法的纠结。尽管创作者可能仍然有所侧重,但抗战叙事不再以解构宏大叙事为创作动机。在微观叙事中,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宏大叙事的影响。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实践和理论问题。“个人与历史”的关系是复杂的,需要每个作家去思考。
军事史,或文学叙事中的军事斗争,是抗战的主题,但不是全部。新时代抗战题材创作仍然重视军事斗争的书写,但延续到文化、教育、日常生活领域,文化抗战、教育抗战、日常生活的抗争也成为文学创作特别是非虚构创作的重点。这拓展了以往抗战叙事的范围和主题,民族精神、民族气节、民族认同等在多方面得到反映,人性、人的命运感有了多维度的表征。这是新时代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“世界面向”。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