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的抗战作品,应当具备三种核心品质:历史深度、思想高度和艺术感染力。要实现这三者,需从以下三个维度着力。
第一,立高望远,以大历史观超越立场局限。应当树立大历史观、大时代观,从历史中认清现实,在回望中洞察未来,使作品具备宏阔的格局和深远的眼界。抗战书写,必须把握历史主流,探究事物本质。唯其如此,作品不仅还原往昔风貌,更能助益当代认知;既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,也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。
第二,求真辨伪,以严谨考据还原历史本相。历史写作,往往倚重二手甚至三手资料,考验作者的辨析审视能力。我们虽无法重回历史现场,但可借助最新学术成果,结合实地寻访、文献对比和逻辑研判,最大限度逼近真实,经受得起质疑和考证。唯有尊重历史,才是敬畏历史。求真,赋予作品以厚重,也赋予其说服力。
第三,生动书写人性,以艺术创新引发共鸣。勇敢与善良、宽容与慈悲,懦弱与自私、贪婪与歹毒……这些情感体验,皆为人类共有。中国抗战文学要真正迈向世界,必须在人性书写上下功夫。通过细腻的情节刻画、生动的情景再现、鲜活的故事推进和跌宕的命运展示,塑造出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。要让英雄回归“人”的本体:他们有信仰,也有困惑;有壮举,也有挣扎。其行为既要符合历史真实,也须契合人性逻辑。
总之,让我们以笔为槌,铸民族之魂;以文为钟,鸣世界之音。最终,写出对得起历史、对得起时代的杰出作品。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