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-贵州站:gz.xnzjw.cn
西南作家网-贵州站: >> 原创作品 >> 评论 >> 正文

致敬那些奋战的人们
信息来源:本站发布    作者:云南作协原副主席 张庆国    阅读次数:2835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7

我的抗战题材长篇非虚构作品《绿色的火焰》,写的是抗战后方的文化活动。全书七个部分分别取名为:思想、声音、杏坛、光亮、歌唱、舞台、秘密。内容涉及学者的思考与著述、诗人的写作、大学教育、图书出版和报业、音乐歌舞、戏剧和文物保护。为了写这部书,我请教了专家,全面学习和研究了抗战史与抗战文化史。同时,我用100多天,从北京的卢沟桥开始,从北到南,纵贯半个中国,去到了书中将会写到的15个省25个地区。我随时随地掏出手机,站在现场,在手机记事本上写作,记录现场的场景和我心中涌现的情感与思想。我写了15万字的采访日记,整理了50万字的采访录音文字。

在《绿色的火焰》中,我用人物来结构整个文本。我不想平面化地重现历史,而是让历史和现在两个时间段相互注视。我想让作为作家的“我”也成为书中的一个描述对象。所以,最后完成的文本有两个内容:一个是历史人物和事件,一个是调查、讲述和引导者“我”。这就形成了一种时间对望的结构,产生了艺术空间。

我认为,中国的抗战题材文学书写要面向世界,要从民族和国家的问题出发,延伸到人性、生存与死亡、战争与和平等层面。在艺术手法上,应该更注重创新,更具有当代性。做到这些,中国抗战题材的写作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。

 

 

已经有 0 条评论
最新评论
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ICP备18010760号    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 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 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 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      QQ1群:598539260(已满)    QQ2群:1042303485

您是本网站第 190913296 位访客      技术支持:HangBlog(renxuehang@foxmai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