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题材文学创作,考验着作家文本以外的功夫,考验着一个作家的历史观与历史情感。可以说,对抗战历史的认识高度决定着抗战书写的高度。血与泪,国耻与家仇,颠沛流离与生死相隔,这巨大的创伤怎么隔着时空让今天的读者感同身受?与此同时,应该看到,这场战争带来的民族觉悟和人民团结程度,也是前所未有。它是一场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战。80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从鲜血染红的记忆中辨析来时路,一直在从来之不易的胜利中凝铸精气神。一部抗战史,不仅是战斗史,更是心灵史,是取之不竭的骨气与志气源泉。抗战文学书写要能把这种精神的动能写出来,并且以精神为脉,把弥散的历史重新凝聚和贯注起来。
而今天,新时代的抗战题材文学创作,其实也赶上了当代文学在新的时代背景、新的媒介环境、新的技术条件下遇到的最棘手的一些问题,比如真实与虚构的界限问题、总体性与个性化的关系问题。它的解决与应对之道,本身也孕育着这一主题新的生机与可能。
历史无言,但历史一直被讲述,并且一直在等待下一次讲述。期待有更多作品迎向这一主题的挑战,用文学留下记忆,用文学传承精神,也通过不断的艺术创新,淬炼出新时代文学的深度、锐度和高度。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