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作家对于抗战的书写非常多元,而且极具创新性。像赵德发《大海风》这样的作品,不仅勾勒出近代以来我们民族历尽苦难、不断抗争的恢宏历史,而且以惊人的耐心、繁杂的细节、出色的笔法,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富于地方性和中华性的民间社会。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最优秀的部分下沉、弥散在这样的民间社会,从中孕育出主人公邢昭衍那样既具有传统儒家士人风骨,又具有现代视野和进步观念的民族企业家。还有一系列作品,和《大海风》一样,深入到中华文化的深处,在文化层面揭示了我们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必然性。
此外,有的作家作品从跨国的文化冲突写起,钩沉与抗战有关的惨痛的家族秘史。尽管小说家似乎仍将历史视为最核心的隐秘,但已经于无意之间,表现出以历史疗愈当下的能量。对我们民族自身的更为深入的理解,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强有力的共情,我以为这应该被视为新时代文学重要的新的创造。
尽管有关抗战的书写已经如此令人振奋,但相关创作似乎仍有令人期待的、可继续发掘的余地。文学应该是能够深入理解和形象表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的,其功用应该不输给人类学和社会学。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