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羊湖传说
羊卓雍错,藏语意为“碧玉湖”、“天鹅池”,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,俗称羊湖,是远古冰川泥石流,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原堰塞湖。羊卓雍错,“羊”:上面;“卓”:牧场;“雍”:碧玉;“错”:湖。连起来就是“上面牧场碧玉之湖”。羊湖,处于雅鲁藏布江之南、山南浪卡子县境内。湖面海拔4441米,东西约130千米,南北约70千米,湖岸线约250千米,水面积638平方千米,是杭州西湖70倍,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内陆湖。雅鲁藏布江把羊卓雍错和拉轨岗日山隔开,遥遥相望。拉轨岗日山,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,藏民把它的主峰叫做“宁金抗沙”,意思是“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”。宁金抗沙峰海拔7000余米,于江孜县和浪卡子县之交界处,山势雄伟,危岩嵯峨,峰岭沟壑间,终年积雪,造就冰川千年,古老而晶莹剔透。著名卡若拉冰川,位在其南麓。江河、湖泊、雪山、蓝天,融为一纸图案。江流汹涌,如万马狂奔。湖水如镜,映蓝天白云。山似天梯,直插苍穹。天蓝如海,浩渺无尘。此乃佛国世界,人间仙境。藏民歌曰:“天上的仙境,人间的羊卓。天上的繁星,湖畔的牛羊。”
羊湖,藏民视为“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”。据说,羊卓雍湖是天上一位仙女下凡,留恋人间,而幻化成湖。另有传说:很久以前,羊卓雍错,一潭碧玉清水,岸边有个村子,里住着一位漂亮姑娘。她每天夜里,到湖里洗澡。因此,农奴主躲在湖中窥视,乘姑娘洗澡不备之时,将姑娘抱出水面,欲带回家。此时,蓝天白云间,一朵彩云飘然而至,仙女现身,手持佛珠,将农奴主打死。但是,农奴主仍死死抱着姑娘,沉入湖中,同归于尽。翌日黎明,村民到湖边,呼喊她的名字,无应答、无踪影。突然,湖中飞出一只白色水鸟,即姑娘亡灵之化身。此后,水鸟戏水、飞翔,白云为伴,羊群为伍,悠闲自得,繁衍生息。时至今日,白色水鸟,藏民视为神灵,使羊卓雍错更加神秘莫测。凡此种种传说,几乎都凄美动人,劝人善行。藏族同胞,勤劳淳朴,坚信积善之人,必有余庆;积恶之人,必有祸殃。
羊湖之神圣,还在于藏传佛教转世灵童遴选、确认等佛事活动,与羊湖结下不解之缘。佛教文化之影响,可见一斑。
五、扎什伦布寺瞻仰十世班禅大师灵塔
清晨,离开拉萨。一小时许,汽车上坡,左转右拐;右拐左转;拐弯转,转弯拐,转转弯拐,拐拐弯转,足有一百余弯拐转。终于爬上海拔4998米羊卓雍错山口。那时那情,车转人晕,不辨西东,是转晕,是高原反应,说不清。定神回望,山下蜿蜒路,斗折蛇行,拐转弯折,难以数尽,弯折拐转之多之奇,叹为观止。贵州“24道拐”,逊色于斯,已非慕名之景。稍作停留,前奔羊卓雍错。羊卓雍错之魅力,乃自然风光,凄美的传说。满足了人们的观光、拍照和遐想。午后,到达后藏福地——日喀则。扎什伦布寺,也称“吉祥须弥寺”,坐落于日喀则城西,尼色日山坡上。是后藏地区最大佛寺,是藏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,也是格鲁派教义传承基地之一。寺内最宏伟建筑,是大弥勒殿和历代班禅灵塔殿,周围放置了各种宗教用品,如袈裟、唐卡、佛像、经书等。十世班禅大师肉身灵塔,坐落其中,是寺内历代班禅灵塔中,规格最高的一座。它不仅仅表现在所用黄金、白银和无价宝石的数量和质量上,还在于它凝聚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祥和之气。“如日月临空,光辉四射,加持众生。”
朝拜信众,虔诚肃穆,络绎不绝。我恭立于十世班禅大师肉身灵塔前,合掌膜拜,仰望大师遗照,面容慈祥,双目炯炯,神采依旧。低头沉思:班禅大师——班禅额尔德尼·确吉坚赞,1938年2月19日,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后被确认为九世班禅转世灵童。俗名:贡布才旦。藏族,藏传佛教“格鲁派”(黄教)两大教主之一,著名社会活动家、爱国爱藏之高僧大德。
1949年6月,国民政府,流亡台湾,仍批准大师为班禅额尔德尼,8月10日在青海塔尔寺举行坐床大典,正式成为十世班禅。9月5日青海地区解放,班禅大师尚不满12岁,毅然决然留在大陆。不久,即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时,他致电毛泽东和朱德,衷心拥护中央人民政府。11月23日,中央复电班禅:“希望先生和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,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团结而奋斗。”
时光荏苒,国运昌盛。正当大师年富力强,为民族为国家,为藏区为佛教操劳时,“十年浩劫”从天而降。扎什伦布寺与其他佛寺一样,惨遭毁灭性破坏。尤为严重的是,历世班禅之肉身灵塔,及其祀殿全部摧毁,国内外影响极坏,严重伤害了僧俗信众感情。致使藏区、藏民族,悲愤难当,民心浮动。有幸乌云散,天朗气清,“十年浩劫”寿终。十世班禅坎坷既尽,恢复自由身。承担起佛教传承、重建历世班禅灵塔之重任。他以为,是责无旁贷之历史使命。于是,班禅向中央提出建议,将被破坏的五位班禅额尔德尼的遗体合葬,建立一座精致壮观的灵塔及祀殿。中央批准了班禅的建议。历经数年努力,巨大工程,终于完成,名之曰“班禅东陵札什南捷”,班禅灵塔吉祥圆满之意。十世班禅,敢讲真话,上书“七万言”书,为民请命,忧国忧民,忧蔵忧教,浩然率真、气贯长虹。为民族团结、弘扬佛法、维护文物典籍,忍辱负重,奋斗一生。遗憾的是,大师英年圆寂,乃佛教之不幸,民族之不幸!
当我侧目身边朝拜者,有僧侣,有藏民,有青年学生,有古稀老人,有不同民族服饰旳游人。朝拜者,或明了大师之坎坷人生,或一知半解,或只知他是活佛。当然,也有人云亦云,随众而朝拜者。但是个个表情庄重、严肃、崇敬,足以展示民心之善良、虔诚,对一代佛教宗师的追思和崇尚。
班禅额尔德尼·确吉坚赞——藏民族之魂,汉藏民族团结之象征。
六、说藏药
多年以前,听说“中医将被中药所毁灭。”曾疑为危言耸听。游西藏,竟又听到此类评说。诸如“环境污染”、“农药化肥使用”,另有不法药商“制假掺假”云云。致使中草药药性及功能大打折扣,令人担忧。
藏药,作为西藏品牌产品,市场规范,产销两旺。藏医药,已走出藏区,国人青睐,世人刮目。但是,价格较贵,少有问津。当然,观之藏药,多为慕名,皆名贵之品,如藏红花、冬虫夏草,羚羊角等。据藏医介绍,藏药所以贵,是疗效佳,无污染之天然药。藏医更有比较之说,“藏药一副,或几副可达预期疗效,而非藏药十副,甚至更多,方见微效,或无效。孰贵孰贱,岂不自明。”当然,除去价格不菲的名贵藏药外,一般藏药,价格适中,尚可接受。
其实,藏药神奇,而不神秘。高海拔、强紫外线、终年低温等,特殊地理环境,满足了藏红花、冬虫夏草,羚羊(角)等生长、生存繁殖的苛刻条件,也是其它环境无法移植或替代的。但是,藏区无污染,保证藏药之品质及功效,才是重要条件,也成就了藏药的高价之地位。同时,无“制假掺假”者扰乱市场,及其“诸恶莫为,众善奉行”之社会环境,提高了藏药的信誉。藏药,成了藏民和国人的放心药。
噫!中草药危急四伏,思之,忧之。藏药将是中医之救星。
作者简介:
高晋福,贵州作家,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名誉会长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